close

今年應該算是Nvidia重返以往的市占率最重要的一年(本來就算獨大),AMD在今年的製程也大幅更新,導致兩家顯示卡品牌在相同價位上,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選擇。今天要開箱的是有萬元最高CP值的MSI GTX1060 Gaming。

IMG_20160727_104022.jpg

 外包裝部分,延續以往的MSI Gaming系列,強調比公版卡高的時脈,MSI的TWIN FROZR散熱系統等等

這次開箱的是最高規格的6G版本,Nvidia的10系列也支援了DX12、VR Ready(GTX系列)等,以及Gaming強調的TWIN FROZR散熱系統

IMG_20160727_104108.jpg

 GTX1060已經有上一代卡王GTX980的效能,但功耗、價格更低,也多虧了16奈米製程,可以搭載在筆電上

 VR Ready、GTX專屬的圖式

IMG_20160727_104151.jpg

側邊貼著基本規格,6G DDR5、多顯是輸出等等,這張卡在2016年7月出廠(沒錯 我拖了近三個月),沒意外還是世界工廠生產的

IMG_20160727_104209.jpg

後面強調大部分功能,包括MSI龍魂燈、低溫停轉的風扇、以及Gaming APP等功能,基本上都只有在Gaming系列才有

IMG_20160727_104307.jpg

 內包裝也與以往的Gaming系列一樣,黑色包裝分成上下兩層

 盒子上也又燙印上MSI專屬的龍魂

IMG_20160727_104420.jpg

 上層只有這四樣,其實也只有左上跟右下用的到

IMG_20160727_104445.jpg

 夾層放著一張泡棉,以防卡受傷

IMG_20160727_104506.jpg

 四周同樣以大量的泡棉防護

IMG_20160727_104527.jpg

 防靜電袋包裝

 第一批貨,沒有拆封痕跡

拆開之後,風扇上方還是有一層包裝紙,寫到"Play Hard,Stay Silent",溫度要到達60度才會開始轉,當然也可以透過軟體設定轉速

找不到比例尺,只好用小米5000行動電源來比較這張卡的大小,行動電元大約是iPhone 6的大小,而這張卡的重量也超過一公斤,建議以高科技竹筷支撐

散熱鰭片的厚度也很厚,雖然說16奈米的功耗控制得很好,但GTX1060可以OC,大風扇加大鰭片的設計更能將廢熱迅速帶走

IMG_20160727_104905.jpg

 風扇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9公分

IMG_20160727_104930.jpg

 上方也有經過特殊設計,可以讓風流更加集中

 DP*3、HDMI*1、DVI*1,最多四螢幕同時輸出

IMG_20160727_105027.jpg

 金手指同樣有包覆

IMG_20160727_105116.jpg

 Gaming系列有背版,而MSI GTX1060就沒有搭仔背版

 MSI龍魂

 靠近GPU的附近都有開孔,散熱更加

IMG_20160727_105154.jpg

 龍魂燈

IMG_20160727_105206.jpg

 電源需要使用8 Pin,建議450W以上足以(80%銅牌以上)

 鍍鎳銅管

 這貼紙貼這有點尷尬,為了保固還是先不拆

 同樣是7月出廠

IMG_20160727_105414.jpg

 風扇與龍魂燈的連接

 

軟體及效能方面網上也有許多人開箱測試,這邊就不多介紹了,還請見諒。

 

3C甘苦談:Nvidia今年製程的更新,16奈米確實不簡單,屬於中高階的1060已經有上一代的高階980的水準,溫度、功耗方面同樣控制的非常得宜,這一切要多虧16奈米,也能將1060搭載在筆電上,頻率只小幅縮減。或許我們能期待明年Nvidia的動作,更加的溫控設計、效能,以及價格設定。

 

3C有話說/評測心得連載/氣象式編輯人生/汽車心得暢談

Facebook 粉絲專頁

YouTube 頻道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william328tw 的頭像
    wwilliam328tw

    用興趣分享生活

    wwilliam328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